- 地址:
- 海南市香科技工业园虹达路5号厂房D区一层A3-2
- 邮箱:
- admin@chinaboxin.cn
- QQ:
- 0756-3225391
- 传真:
- 0756-3225391
- 手机:
- 0756-3225391
《包装生产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装生产线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2、2(2006.01) B65B 61/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包装生产线)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领域, 具体公开一种包装生产线。 该包装生产线包括第 一传输机构, 用于传输待包装件, 沿第一传输机 构的传输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单层扎带打包机构、 单层顶膜缠绕机构、 单层封边机构和单层箱底打 包机构, 单层扎带打包机构被配置为将第一周向 扎带缠绕于待包装件的外周, 单层顶膜缠绕机构 被配置为将第一包装膜铺覆于缠绕完第一周向 扎带的待包装件的顶部, 单层封边机构被配置为 将第一封边膜缠绕于铺覆有第一包装膜的待包 装件的外周, 单层箱底打包机构被配置为将。
3、底部 扎带缠绕于完成封边的待包装件的外周, 第一周 向扎带和底部扎带的缠绕方向垂直。 该包装生产 线, 集包扎带、 铺覆包装膜及缠绕封边膜于一体, 自动化程度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7页 CN 212243959 U 2020.12.29 CN 212243959 U 1.一种包装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传输机构(1), 用于传输待包装件(100), 沿 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的传输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 单层顶膜缠绕机构 (3)、 单层封边机构(4)和单层箱底打包机构(5); 所述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被配置为将第一周向扎带缠绕于所述待包装件(100。
4、)的外 周; 所述单层顶膜缠绕机构(3)被配置为将第一包装膜铺覆于缠绕完所述第一周向扎带的 所述待包装件(100)的顶部; 所述单层封边机构(4)被配置为将第一封边膜缠绕于铺覆有所述第一包装膜的所述待 包装件(100)的外周; 所述单层箱底打包机构(5)被配置为将底部扎带缠绕于完成封边的所述待包装件 (100)的外周, 所述第一周向扎带和所述底部扎带的缠绕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包括: 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1), 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周向扎带沿所述待包装件(100) 的宽度方向缠绕于所述待包装件(100)的外周; 第二单层扎。
5、带打包机构(22), 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周向扎带沿所述待包装件(100) 的长度方向缠绕于所述待包装件(100)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装生产线还包括单层转向机 构(6), 所述单层转向机构(6)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1)和所述第二单层扎带 打包机构(22)之间, 所述单层转向机构(6)能够驱动所述待包装件(100)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1)包 括: 第一固定件(211)和第二固定件(212), 两者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的两侧, 所述第一固定件(211)和所述。
6、第二固定件(212)能够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周向扎带的两端; 第一抓取件(213), 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211)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的同一侧, 所 述第一抓取件(213)能够抓取所述第二固定件(212)上的所述第一周向扎带的一端并绕设 于所述待包装件(100)上; 第二抓取件(214), 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212)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的同一侧, 所 述第二抓取件(214)能够抓取所述第一固定件(211)上的所述第一周向扎带的另一端并绕 设于所述待包装件(100)上; 第一扎带热熔组件(215), 所述第一扎带热熔组件(215)能够熔接所述第一周向扎带的 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
7、述的包装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层顶膜缠绕机构(3)包括: 第一安装架(31), 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的一侧; 包装膜固定辊(32), 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31)上, 所述包装膜固定辊(32)上 绕设有所述第一包装膜; 拉取组件(33), 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的上方, 所述拉取组件(33)能 够夹持所述包装膜固定辊(32)上的所述第一包装膜的一端, 并将其铺覆于所述待包装件 (100)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层顶膜缠绕机构(3)还包括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2243959 U 2 裁切组件(3。
8、4), 所述裁切组件(34)设置于所述包装膜固定辊(32)和所述拉取组件(33)之 间, 能够PG电子平台裁剪所述第一包装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层封边机构(4)包括: 第二安装架(41), 其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的上方; Z向封边驱动件(43)和封边升降平台(44), 所述Z向封边驱动件(43)设置于第二安装架 (41)上, 所述Z向封边驱动件(43)的输出端与所述封边升降平台(44)相连, 用于驱动所述封 边升降平台(44)沿Z方向升降; 第一滑动平台(46)和X向封边驱动件(45), 所述X向封边驱动件(45)设置于所述封边升 降平台(44)上, 所述X。
9、向封边驱动件(4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平台(46)相连, 用于驱动 所述第一滑动平台(46)沿X方向运动; 第二滑动平台(48)和Y向封边驱动件(47), 所述Y向封边驱动件(47)设置于所述第一滑 动平台(46)上, 所述Y向封边驱动件(4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平台(48)相连, 用于驱动 所述第二滑动平台(48)沿Y方向运动; 封边旋转驱动件(49)和封边膜固定辊(42), 所述封边膜固定辊(42)上绕设有所述第一 封边膜, 所述封边膜固定辊(42)的轴线方向平行于Z方向, 所述封边旋转驱动件(49)设置于 所述第二滑动平台(48)上, 所述封边旋转驱动件(49)的输出端与封边膜固。
10、定辊(42)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层箱底打包机构(5)包括: 第三安装架(51), 其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的上方; 轨道框升降驱动件, 其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架(51)上; 内侧轨道框(52), 其与所述轨道框升降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轨道框升降驱动件 能够驱动所述内侧轨道框(52)升降; 移动块, 其滑动设置于所述内侧轨道框(52)内, 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卡口, 所述卡口内 能够卡入所述底部扎带的一端; 外层驱动框, 其设置于所述内侧轨道框(52)的外侧并与其相连接; 移动驱动件, 其设置于所述外层驱动框内, 所述移动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移动。
11、块沿所 述内侧轨道框(52)的内侧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装生产线还包括第 二传输机构(8), 所述第二传输机构(8)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平行且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 传输机构(8)用于传输待包装组件, 所述待包装组件包括叠设的多个经所述底部扎带缠绕 后的待包装件(100), 沿所述第二传输机构(8)的传输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多层封边机构(9) 和多层扎带打包机构(10); 所述多层封边机构(9)被配置为在所述待包装组件的外周缠绕第二封边膜; 所述多层扎带打包机构(10)被配置为在缠绕完第二封边膜的所述待包装组件的外周 缠绕第二周向扎带。 10。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装生产线还包括中间传输 机构(11), 所述中间传输机构(11)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8)之 间, 所述中间传输机构(11)用于将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上经所述底部扎带缠绕后的待包 装件(100)转移至所述第二传输机构(8)上。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2243959 U 3 一种包装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生产线 光伏组件在运输、 转移的过程中, 通常将光伏组件放置于待包装件内, 并通过扎带 将零散的货物打包成一个整。
13、体, 以避免货物散落或者损坏。 0003 现有技术中, 对光伏组件的待包装件的打包过程一般是: 在待包装件上交叉缠绕 扎带、 在待包装件的顶部铺覆包装膜、 在待包装件的四周缠绕封边膜及在待包装件的底部 缠绕扎带, 现有上述过程通常利用人工完成, 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且作业人员容易产生疲 惫, 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人工成本较高。 0004 因此, 亟待提出一种集包扎带、 铺覆包装膜及缠绕封边膜于一体的包装生产线, 以 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生产线, 集包扎带、 铺覆包装膜及缠绕封边 膜于一体, 打包效率高, 人工成本较低。 0006 如上构思, 。
1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包装生产线, 包括第一传输机构, 用于传输待包装件, 沿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 传输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单层扎带打包机构、 单层顶膜缠绕机构、 单层封边机构和单层箱底 打包机构; 0008 所述单层扎带打包机构被配置为将第一周向扎带缠绕于所述待包装件的外周; 0009 所述单层顶膜缠绕机构被配置为将第一包装膜铺覆于缠绕完所述第一周向扎带 的所述待包装件的顶部; 0010 所述单层封边机构被配置为将第一封边膜缠绕于铺覆有所述第一包装膜的所述 待包装件的外周; 0011 所述单层箱底打包机构被配置为将底部扎带缠绕于完成封边的所述待包装件的 外周, 所述第一周向。
15、扎带和所述底部扎带的缠绕方向垂直。 0012 作为一种包装生产线的优选方案, 所述单层扎带打包机构包括: 0013 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 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周向扎带沿所述待包装件的宽度 方向缠绕于所述待包装件的外周; 0014 第二单层扎带打包机构, 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周向扎带沿所述待包装件的长度 方向缠绕于所述待包装件的外周。 0015 作为一种包装生产线的优选方案, 所述包装生产线还包括单层转向机构, 所述单 层转向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和所述第二单层扎带打包机构之间, 所述单 层转向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待包装件旋转。 0016 作为一种包装生产线的优选方案, 所述第一单层扎。
16、带打包机构包括: 说明书 1/11 页 4 CN 212243959 U 4 0017 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两者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两侧, 所述第一 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周向扎带的两端; 0018 第一抓取件, 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抓 取件能够抓取所述第二固定件上的所述第一周向扎带的一端并绕设于所述待包装件上; 0019 第二抓取件, 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同一侧, 所述第二抓 取件能够抓取所述第一固定件上的所述第一周向扎带的另一端并绕设于所述待包装件上; 0020 第一扎带热熔组件, 所述第一扎带热熔。
17、组件能够熔接所述第一周向扎带的两端。 0021 作为一种包装生产线的优选方案, 所述单层顶膜缠绕机构包括: 0022 第一安装架, 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一侧; 0023 包装膜固定辊, 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所述包装膜固定辊上绕设有所 述第一包装膜; 0024 拉取组件, 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上方, 所述拉取组件能够夹持 所述包装膜固定辊上的所述第一包装膜的一端, 并将其铺覆于所述待包装件的顶部。 0025 作为一种包装生产线的优选方案, 所述单层顶膜缠绕机构还包括裁切组件, 所述 裁切组件设置于所述包装膜固定辊和所述拉取组件之间, 能够裁剪所述第一包装膜。 00。
18、26 作为一种包装生产线的优选方案, 所述单层封边机构包括: 0027 第二安装架, 其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上方; 0028 Z向封边驱动件和封边升降平台, 所述Z向封边驱动件设置于第二安装架上, 所述Z 向封边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封边升降平台相连, 用于驱动所述封边升降平台沿Z方向升 降; 0029 第一滑动平台和X向封边驱动件, 所述X向封边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封边升降平台 上, 所述X向封边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平台相连,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动平台沿 X方向运动; 0030 第二滑动平台和Y向封边驱动件, 所述Y向封边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平台 上, 所述Y向封边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
19、述第二滑动平台相连, 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动平台沿 Y方向运动; 0031 封边旋转驱动件和封边膜固定辊, 所述封边膜固定辊上绕设有所述第一封边膜, 所述封边膜固定辊的轴线方向平行于Z方向, 所述封边旋转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平 台上, 所述封边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封边膜固定辊相连。 0032 作为一种包装生产线的优选方案, 所述单层箱底打包机构包括: 0033 第三安装架, 其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上方; 0034 轨道框升降驱动件, 其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架上; 0035 内侧轨道框, 其与所述轨道框升降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轨道框升降驱动件 能够驱动所述内侧轨道框升降; 0036 移动。
20、块, 其滑动设置于所述内侧轨道框内, 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卡口, 所述卡口内 能够卡入所述底部扎带的一端; 0037 外层驱动框, 其设置于所述内侧轨道框的外侧并与其相连接; 0038 移动驱动件, 其设置于所述外层驱动框内, 所述移动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移动块 沿所述内侧轨道框的内侧滑动。 说明书 2/11 页 5 CN 212243959 U 5 0039 作为一种包装生产线的优选方案, 所述包装生产线还包括第二传输机构, 所述第 二传输机构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平行且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传输机构用于传输待包装组 件, 所述待包装组件包括叠设的多个经所述底部扎带缠绕后的待包装件, 沿所述第二传输 。
21、机构的传输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多层封边机构和多层扎带打包机构; 0040 所述多层封边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待包装组件的外周缠绕第二封边膜; 0041 所述多层扎带打包机构被配置为在缠绕完第二封边膜的所述待包装组件的外周 缠绕第二周向扎带。 0042 作为一种包装生产线的优选方案, 所述包装生产线还包括中间传输机构, 所述中 间传输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之间, 所述中间传输机构用于将 所述第一传输机构上经所述底部扎带缠绕后的待包装件转移至所述第二传输机构上。 004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44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装生产线, 该包装生产线包括第一传输机构, 第一传输机 。
22、构用于传输待包装件, 第一传输机构能够将待包装件依次传输至单层扎带打包机构、 单层 顶膜缠绕机构、 单层封边机构和单层箱底打包机构上, 并相应完成对待包装件的第一周向 扎带打包、 第一包装膜的铺覆、 第一封边膜的缠绕及底部扎带打包作业, 该包装生产线的结 构紧凑, 实现了待包装件的自动化打包, 提高了打包效率。 与现有技术人工打包的方式相 比, 该包装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较高, 能够减少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4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生产线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4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生产线的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在一个视角 下的结。
23、构示意图; 0047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生产线的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在另一个视 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生产线的第二单层扎带打包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 0049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生产线的单层顶膜缠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6是图5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51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生产线的单层封边机构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 示意图; 0052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生产线的单层封边机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 构示意图; 0053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生产线的单层箱底打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5。
24、4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生产线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中: 0056 100-待包装件; 0057 1-第一传输机构; 0058 2-单层扎带打包机构; 21-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 211-第一固定件; 212-第二固 定件; 213-第一抓取件; 214-第二抓取件; 215-第一扎带热熔组件; 2151-第一熔接本体; 说明书 3/11 页 6 CN 212243959 U 6 2152-第一热熔Z向驱动件; 2153-热熔滑动块; 216-第一扎带固定辊; 22-第二单层扎带打包 机构; 221-第二扎带热熔组件; 2211-第二熔接本体; 2212-第。
25、三熔接本体; 2213-热熔升降平 台; 2214-第二热熔Z向驱动件; 0059 3-单层顶膜缠绕机构; 31-第一安装架; 311-立板; 3111-裁切导槽; 312-底座; 32- 包装膜固定辊; 33-拉取组件; 331-拉取安装平台; 332-拉取夹持部; 3321-夹持安装板; 3322-夹持板; 34-裁切组件; 341-裁切刀; 342-裁切导柱; 35-顶膜导向组件; 351-活动导向 辊; 352-固定导向辊; 36-顶膜上料组件; 361-Y向顶膜上料滑动块; 362-Z向顶膜上料滑动 块; 0060 4-单层封边机构; 41-第二安装架; 42-封边膜固定辊; 43-。
26、Z向封边驱动件; 44-封边 升降平台; 45-X向封边驱动件; 46-第一滑动平台; 47-Y向封边驱动件; 48-第二滑动平台; 49-封边旋转驱动件; 0061 5-单层箱底打包机构; 51-第三安装架; 52-内侧轨道框; 53-压板; 0062 6-单层转向机构; 0063 7-机架; 71-热熔导向滑槽; 0064 8-第二传输机构; 9-多层封边机构; 10-多层顶膜缠绕机构; 101-第一多层扎带打 包机构; 102-第二多层扎带打包机构; 11-中间传输机构; 12-多层转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 。
27、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 明的是, 为了便于描述, 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6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相连” 、“连接” 、“固 定”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 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7 在本实用新型中,。
28、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上” 或之 “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 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 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 、“上方” 和 “上面” 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 “之下” 、“下方” 和 “下面” 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 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68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 术语 “上” 、“下” 、“左” 、“右” 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 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
29、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 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69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生产线的传输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 单层顶 膜缠绕机构3、 单层封边机构4和单层箱底打包机构5, 其中, 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被配置为将 说明书 4/11 页 7 CN 212243959 U 7 第一周向扎带缠绕于待包装件100的。
30、外周, 单层顶膜缠绕机构3被配置为将第一包装膜铺覆 于缠绕完第一周向扎带的待包装件100的顶部, 单层封边机构4被配置为将第一封边膜缠绕 于铺覆有第一包装膜的待包装件100的外周, 单层箱底打包机构5被配置为将底部扎带缠绕 于完成封边的待包装件100的外周, 第一周向扎带和底部扎带的缠绕方向垂直。 在本实施例 中, 待包装件100主要是指用于储存光伏组件的包装箱。 0070 优选地, 该包装生产线和单层箱底打包机构5均设置于机架7上, 机架7起到了整体承载的作用。 为方 便叙述, 如图1所示, 将机架7的长度方向定义为。
31、X方向, 将机架7的宽度方向定义为Y方向, 将 机架7的高度方向定义为Z方向。 X方向、 Y方向和Z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X方向、 Y方向和Z方向 仅为空间内的三个方向, 并无实际意义。 其中, 第一传输机构1的传输方向为X方向。 0071 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生产线, 通过设置第一传输机构1, 用于传输待包装件100, 第 一传输机构1能够将待包装件100依次传输至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 单层顶膜缠绕机构3、 单 层封边机构4和单层箱底打包机构5上, 并相应完成对待包装件100的第一周向扎带打包、 第 一包装膜的铺覆、 第一封边膜的缠绕及底部扎带打包作业, 该包装生产线的结构紧凑, 实现 了待包装。
32、件100的自动化打包, 提高了打包效率。 与现有技术人工打包的方式相比, 该包装 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较高, 能够减少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降低人工成本。 0072 进一步地, 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包括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1和第二单层扎带打 包机构22, 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1被配置为将第一周向扎带沿待包装件100的宽度方向 缠绕于待包装件100的外周, 第二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2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周向扎带沿待 包装件100的长度方向缠绕于待包装件100的外周。 在本实施例中, 沿第一传输机构1的传输 方向, 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1位于第二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2的上游。 0073 在本实施例中,。
33、 第一传输机构1包括两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传送带, 待包装件100 的两端分别位于两条传送带上, 为了保证待包装件100的两端能够同步运动, 两条传送带的 运动速度设置为相等。 传送带为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技术, 在此不做多余叙述。 0074 优选地, 该包装生产线设置于第一单层扎 带打包机构21和第二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2之间, 单层转向机构6能够驱动待包装件100旋 转。 在本实施例中, 单层转向机构6包括转向升降驱动件、 转向升降平台、 转向驱动件和转 盘, 转向升降驱动件设置于第一传输机构1的下方, 并位于两条传送带之间, 转向升降驱动 件的输出端与转。
34、向升降平台相连, 用于驱动转向升降平台升降, 转向驱动件设置于转向升 降平台上, 转向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转盘相连, 用于驱动转盘旋转。 其中, 转向升降驱动件具 体为转向升降气缸, 转向驱动件具体为转向电机。 当第一传输机构1将待包装件100传输至 单层转向机构6的上方时, 转向升降驱动件驱动转向升降平台并带动转向驱动件和转盘向 上运动, 使待包装件100抵接于转盘并超出传送带所在平面, 转向驱动件驱动转盘并带动待 包装件100旋转90 后, 转向升降驱动件驱动转向升降平台并带动转向驱动件和转盘向下运 动, 以使待包装件100重新落至传送带上, 以便第一传输机构1对待包装件100的继续传输。 0。
35、075 当然, 在其他实施例中, 单层转向机构6也可以是设置于机架7上的转向机械手, 当 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1将第一周向扎带缠绕于待包装件100上后, 第一传输机构1将待包 装件100传输至单层转向机构6的下方时, 转向机械手能够抓取待包装件100并将其旋转90 后, 再重新放置于第一传输机构1上, 以便第一传输机构1继续传输待包装件100至第二单层 说明书 5/11 页 8 CN 212243959 U 8 扎带打包机构22上。 0076 进一步地, 如图2-图3所示, 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1包括第一扎带收紧组件和第 一扎带热熔组件215, 第一扎带收紧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211、 第二。
36、固定件212、 第一抓取件 213和第二抓取件214, 第一固定件211和第二固定件212分别设置于第一传输机构1的两侧, 第一固定件211和第二固定件212能够分别固定第一周向扎带的两端, 第一抓取件213与第 一固定件211位于第一传输机构1的同一侧, 第一抓取件213能够抓取第二固定件212上的第 一周向扎带的一端并绕设于待包装件100上, 第二抓取件214与第二固定件212位于第一传 输机构1的同一侧, 第二抓取件214能够抓取第一固定件211上的第一周向扎带的另一端并 绕设于待包装件100上, 第一扎带热熔组件215能够熔接第一周向扎带的两端, 以使第一周 向扎带固定于待包装件100。
37、上。 0077 具体而言, 在待包装件100被传输至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1之前, 作业人员首先 将预设长度的第一周向扎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件211和第二固定件212上, 然后第 一传输机构1将待包装件100传输至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1上, 使第一周向扎带位于待包 装件100的底部; 第一抓取件213抓取第二固定件212上的第一周向扎带的一端并带动其运 动至待包装件100的顶部, 第二抓取件214抓取第一固定件211上的第一周向扎带的另一端 并带动其运动至待包装件100的顶部; 第一抓取件213和第二抓取件214分别拉取第一周向 扎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以使第一周向扎带收紧于待包装件1。
38、00的外周; 第一扎带热熔组件 215将第一周向扎带的两端熔接, 使其固定于待包装件100上。 0078 具体地, 第一扎带热熔组件215包括第一熔接本体2151、 第一热熔Z向驱动件2152、 热熔滑动块2153和第一热熔X向驱动件, 第一热熔X向驱动件设置于机架7上, 热熔滑动块 2153滑动设置于机架7上, 第一热熔X向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热熔滑动块2153相连, 能够驱动 热熔滑动块2153沿X向运动, 第一热熔Z向驱动件2152设置于热熔滑动块2153上, 第一热熔Z 向驱动件2152的输出端与第一熔接本体2151相连, 用于驱动第一熔接本体2151沿Z向运动。 当第一抓取件213和第二。
39、抓取件214分别拉取第一周向扎带收紧于待包装件100的外周后, 第一热熔Z向驱动件2152驱动第一熔接本体2151向下运动以压紧第一周向扎带的两端在待 包装件100的顶部的重合部分, 然后第一热熔X向驱动件驱动热熔滑动块2153并带动第一熔 接本体2151沿X向运动, 以使第一周向扎带的两端熔接固定为一体, 实现对待包装件100的 固定。 其中, 第一热熔Z向驱动件2152具体为第一热熔Z向驱动气缸, 第一热熔X向驱动件具 体为第一热熔X向驱动气缸。 0079 优选地, 在机架7上还设置有热熔导向滑槽71, 热熔导向滑槽71沿X方向延伸, 热熔 滑动块2153的截面为 “工” 字形结构, 热熔。
40、滑动块2153滑动配合于热熔导向滑槽71滑槽内, 不仅能够为第一熔接本体2151沿X方向运动提供导向, 同时保证了其运动过程的稳定性。 0080 优选地,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固定件211、 第二固定件212、 第一抓取件213、 第二抓 取件214和第一扎带热熔组件215的数量均为两个, 即需要在待包装件100上沿其长度方向 间隔缠绕两根第一周向扎带, 在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1上, 待包装件100的长度方向沿X 方向延伸。 0081 进一步地, 第一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1还包括第一扎带固定辊216, 第一扎带固定辊 216转动设置于机架7上, 第一扎带固定辊216上绕设有第一周向扎带, 方便。
41、作业人员裁取预 设长度的第一周向扎带。 说明书 6/11 页 9 CN 212243959 U 9 0082 进一步地, 如图4所示, 第二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2包括第二扎带收紧组件和第二扎 带热熔组件221, 其中, 第二扎带收紧组件的具体结构和操作过程与第一扎带收紧组件的具 体结构和操作过程相同, 在此不做多余叙述。 第二扎带热熔组件221包括第二熔接本体 2211、 第三熔接本体2212、 第二热熔X向驱动件、 第三热熔X向驱动件, 热熔升降平台2213和 第二热熔Z向驱动件2214, 第二热熔Z向驱动件2214的输出端与热熔升降平台2213相连, 用 于驱动热熔升降平台2213沿Z方向升。
42、降, 第二热熔X向驱动件和第三热熔X向驱动件均设置 于热熔升降平台2213上, 第二热熔X向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二熔接本体2211相连, 第二热熔 X向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熔接本体2211沿X方向运动, 第三热熔X向驱动件的输出端与第三 熔接本体2212相连, 第三热熔X向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三熔接本体2212沿X方向运动。 第二热 熔Z向驱动件2214具体为第二热熔Z向驱动气缸, 第二热熔X向驱动件具体为第二热熔X向驱 动气缸, 第三热熔X向驱动件具体为第三热熔X向驱动气缸。 0083 在本实施例中, 在第二单层扎带打包机构22上, 待包装件100的宽度方向沿X方向 延伸, 且需要在待包装件100上。
43、沿其宽度方向间隔缠绕两根所述第一周向扎带。 具体而言, 当第二扎带收紧组件分别拉取所述第一周向扎带收紧于待包装件100的外周后, 第二热熔Z 向驱动件2214驱动热熔升降平台2213向下运动, 以使第二熔接本体2211和第三熔接本体 2212分别压紧于两根所述第一周向扎带的两端的重合部分, 然后第二热熔X向驱动件驱动 第二熔接本体2211沿X方向运动, 第三热熔X向驱动件驱动第三熔接本体2212沿X方向运动, 以使每根所述第一周向扎带的两端熔接固定为一体, 实现对待包装件100的固定。 0084 进一步地, 如图5所示, 单层顶膜缠绕机构3包括第一安装架31、 包装膜固定辊32和 拉取组件33。
44、, 第一安装架31设置于第一传输机构1的一侧, 包装膜固定辊32转动设置于第一 安装架31上, 包装膜固定辊32上绕设有第一包装膜, 拉取组件33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传输 机构1的上方, 拉取组件33能够夹持包装膜固定辊32上的第一包装膜的一端, 并将其铺覆于 待包装件100的顶部。 0085 进一步地, 拉取组件33包括拉取安装平台331、 拉取Y向驱动件、 拉取Y向平台、 拉取 Z向驱动件和拉取夹持部332, 拉取安装平台331设置于机架7上, 拉取Y向驱动件设置于拉取 安装平台331上, 拉取Y向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拉取Y向平台相连, 用于驱动拉取Y向平台沿Y方 向运动, 拉取Z向驱动件设置于。
45、拉取Y向平台上, 拉取Z向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拉取夹持部332 相连, 用于驱动拉取夹持部332沿Z方向升降, 拉取夹持部332能够夹持第一包装膜。 拉取Y向 驱动件具体可以是拉取Y向驱动气缸, 拉取Z向驱动件具体可以是拉取Z向驱动气缸。 可以理 解的是, 第一包装膜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待包装件100的顶部。 0086 进一步地, 拉取夹持部332包括夹持安装板3321、 夹持气缸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 板3322, 两个夹持板3322上下布置, 夹持安装板3321与拉取Z向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 夹持 气缸设置于夹持安装板3321上, 两个夹持板3322均与夹持气缸的输出端相连, 夹持气缸能 够驱动两。
46、个夹持板3322向彼此靠近或者远离的方向运动。 当待包装件100被传输至单层顶 膜缠绕机构3后, 拉取Y向驱动件驱动拉取夹持部332向靠近包装膜固定辊32的方向运动, 同 时夹持气缸驱动两个夹持板332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 以使包装膜固定辊32上的第一包 装膜的一端位于两个夹持板3322之间; 夹持气缸驱动两个夹持板332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 动, 从而夹持第一包装膜的一端, 然后拉取Y向驱动件驱动拉取夹持部332向远离包装膜固 定辊32的方向运动, 以使第一包装膜铺覆于待包装件100的顶部; 当拉取夹持部332运动至 说明书 7/11 页 10 CN 212243959 U 10 待包装。
47、件100远离包装膜固定辊32的一侧边时, 拉取Z向驱动件驱动拉取夹持部332向下运 动, 以使待包装件100的部分侧面能够粘有第一包装膜, 以保证第一包装膜能够紧密的铺覆 于待包装件100上。 0087 优选地, 如图6所示, 位于下方的夹持板3322的下表面设置有斜面, 该斜面从靠近 包装膜固定辊32的一端向远离包装膜固定辊32的一端向下倾斜(如图6所示的MN之间的平 面), 在拉取夹持部332夹持第一包装膜的一端沿Y方向运动的PG电子平台过程中, 位于下方的夹持板 3322的下表面始终抵接于待包装件100的顶部, 即当夹持板3322的斜面的M点抵接抵接于待 包装件100远离包装膜固定辊32的一侧边时,。
48、 拉取Z向驱动件开始驱动拉取夹持部332向下 运动, 当夹持板3322的斜面的N点抵接抵接于待包装件100远离包装膜固定辊32的一侧边 时, 拉取Y向驱动件停止驱动拉取夹持部332沿Y向运动。 通过在位于下方的夹持板3322的下 表面设置斜面, 可以将第一包装膜与待包装件100接触的部分抚平, 且能够为第一包装膜的 铺覆提供导向。 0088 进一步地, 单层顶膜缠绕机构3还包括裁切组件34, 裁切组件34设置于包装膜固定 辊32和拉取组件33之间, 能够裁剪第一包装膜。 当第一包装膜在待包装件100的顶部完成铺 覆后, 裁切组件34能够将第一包装膜进行裁剪, 以使位于待包装件100上的第一包装。
49、膜与包 装膜固定辊32上的第一包装膜进行分离。 0089 具体而言, 裁切组件34包括裁切驱动件和裁切刀341, 裁切驱动件设置于第一安装 架31上, 裁切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裁切刀相连, 用于驱动裁切刀向下运动, 以裁剪第一包装 膜。 优选地, 裁切组件34还包括裁切导柱342, 在第一安装架31上开设有裁切导槽31111, 裁 切导柱342的两端均设置于裁切导槽3111内并与其滑动配合, 裁切驱动件的输出端与裁切 导柱342相连, 裁切刀341设置于裁切导柱342上, 通过设置相互滑动配合的裁切导柱342和 裁切导槽3111, 能够为裁切刀341的升降提供导向, 并保证其运动过程的稳定性。 裁。
50、切驱动 件具体可以是裁切驱动气缸。 0090 进一步地, 在包装膜固定辊32与裁切组件34之间还设置有顶膜导向组件35, 顶膜 导向组件35包括活动导向辊351、 顶膜导向驱动件和固定导向辊352, 固定导向辊352的两端 和活动导向辊351的两端均转动设置于第一安装架31上, 顶膜导向驱动件设置于第一安装 架31上, 且顶膜导向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活动导向辊351相连, 用于驱动活动导向辊351升降。 当待包装件100被传输至单层顶膜缠绕机构3之前, 作业人员首先将包装膜固定辊32上的第 一包装膜的一端伸入活动导向辊351和固定导向辊352之间, 然后顶膜导向驱动件驱动活动 导向辊351向靠近固。